小儿流涎症,俗称“流口水”,是一种唾液增多的症状。多见于6个月至1岁半左右的小儿,其原因有生理的和病理的两种。病理因素常见于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、面神经麻痹、脑炎后遗症等所致的睡液分泌过多,吞咽不利等。艾灸疗法可以很好的缓解小儿流涎。
艾灸步骤
- 首先灸脾俞穴,位于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将艾柱点燃,在脾俞穴上涂抹适当的凡士林后,将燃着的艾炷粘置在脾俞穴上灸治3~4壮。
- 其次灸合谷穴,位于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点燃艾条,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治合谷穴10分钟,以皮肤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度。
- 最后灸足三里穴,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。点燃艾条,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治足三里穴10分钟,以患儿感觉舒适、皮肤潮红为度。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hwei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aicao.com/archives/156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