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下垂是指在站立位时,胃的位置低于正常,甚至垂入盆腔。临床可见心窝部隐痛,腹胀并有下坠感,食后更甚,立位较重,卧位时减轻或消失,还可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嗳气、消瘦乏力、便秘或腹泻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。胃下垂的发生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,前者多见于先天性无力型(瘦长体形)体质,多与其他脏器同时下垂。后者则多由消耗性疾病、妇女生育过多等原因导致腹壁张力弛缓、腹压下降,胃体失去支撑而致。
治疗处方
- 足三里: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4横指处。
- 中膑:胸骨下缘与脐中连线中点。
- 章门:第11肋游离端下际,屈肘合腋时,肘尖对应处。
治疗方法
- 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,每穴灸15分钟。每日灸1次,10次为1疗程,疗程间休息2~3日。每次灸后令患者卧床2小时左右。
- 若症状消失可进行钡餐透视检查,若痊愈,再进行1疗程的灸治,以巩固疗效;尚未痊愈,可继续灸治2~3个疗程再进行钡餐透视检查,以证明痊愈否。
- 灸中脘穴、章门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