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三伏天进行艾灸,能达到经络调节的作用,尤其是艾灸是由中药物而制成的,通过温热性能的药物,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,有利于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、散寒、祛湿功效,从而达到调整经脉,促进阴阳平和,达到预防保健疾病的作用,所以三伏天是治疗冬天疾病最好时间,这也是三伏天去做艾灸的好处。
有些朋友对冬病夏治可能还不太了解,再和大家介绍一下。
首先,什么是冬病?
简单理解,冬病也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,像哮喘,气管炎,关节炎等。大家想一想,为什么这些疾病冬天容易发作呢?
《黄帝内经》讲: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
不管是什么疾病,只要是发作,肯定是因为 病处邪气太盛,阳气不足。而我们身体是一直处于正邪斗争的状态,比如说要抵御空气中的细菌,要保持体温,抵抗风寒。
但我们平时并没有生病,而是当你过度劳累,消耗了身体的正气,或者外界的风寒邪气太过时,才会发病。 而冬天正是风寒太过,各种问题就容易爆发出来,也就有了冬病。

其实不仅仅是肺病、关节炎在冬天容易发作……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:只要是伤于寒的疾病,都可以理解为冬病。
理解了冬病是什么,也就明白为什么要夏治了!
夏天阳气足,所以身体借助外界的阳气,代谢旺盛,把体内的寒邪排出体外。当然,在身体自我调节的过程中,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,要助力一把,帮助恢复身体的阳气,祛除病邪。
如何帮助身体恢复阳气?
自古补阳三法,灼艾第一,丹石第二,附子第三。
艾之火是纯阳之火,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,灸火连续燃烧,可使艾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,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,能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。
经络通了,气的运行就顺畅了,气血顺畅到达脏腑,就像农田有了灌溉,病也就自然痊愈了。
而且,艾灸相对于丹石、附子来说,一无毒性、二来本身不经胃肠道给药,不会对肝脏、肾脏等内部器官造成副作用。 所以,艾灸对于补充阳气肯定是优选!
现代人更需要艾灸补阳
现代人的生活环境, 寒凉饮食、熬夜、吹空调,导致了人体阳气受损, 所以现代人的体质大部分都属阳气不足,寒邪内盛。
诸如 颈椎病、老寒腿、腰背痛、肺系疾病(肺炎、哮喘、鼻炎、支气管炎等)、宫寒/痛经、胃寒、手脚冰凉等阳气不足的病症或症状, 都可借助三伏天阳气盛这一“天时”用艾灸调理。
需提醒大家的是,三伏天艾灸补阳驱邪效果虽好,但也不能急于求成,更不能因一点小成效而沾沾自喜,以为完全断根就不灸了! 艾灸调理重在4个字:“坚持”与“固本”。
像一些顽固性的慢性疾病,坚持调理1-3年,是非常正常的,切勿操之过急!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hwei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aicao.com/archives/2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