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针、灸、按摩亦或是服用中药,中医在治疗前都要辩证论治。中医的辩证方式有很多,但是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这八纲是最基础,也是最容易理解的辩证方法。
八纲症状对照表
- 阴证:里、虚、寒证都属于阴证,阴证多指里证、虚寒证
- 阳证:表、实、热证都属于阳证,阳证多指表证、实热证
- 表证:皮毛、肌肤和浅表的经络属表证,病在肌表,病位浅而病情轻
- 里证:脏腑、血脉、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证,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
- 寒证: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,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
- 热证:感受热邪或机体阳气偏盛所表现的证候,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
- 虚证: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,虚证虽是正气不足,而邪气也不盛
- 实证: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,邪气过盛,但正气尚未衰
从这四个方面,一步步地辨别,首先要分清阴证还是阳证,然后再看是寒证还是热证。以感冒为例,我们可以通过八纲辩证法,得出感冒属于何种病症。有了这样的分析,才能对症治疗。

那么,应该怎么分辨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呢?
- 阴证:身畏寒,不发热,肢冷,精神萎靡,脉沉无力或迟
- 阳证:身发热,恶热,肢暖,烦躁口渴,脉数有力
- 表证:恶寒重,发热轻,头身疼痛,明显流清涕,口不渴,苔薄白,脉浮
- 里证: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,其表现复杂,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
- 寒证:畏寒、形寒肢冷,口不渴或喜热饮,面色白,咳白色痰,腹痛喜暖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,舌质淡、苔白,脉沉迟
- 热证:恶热喜冷,渴喜冷饮,面色红赤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舌红,苔黄,脉数
- 虚证:高热、面红,烦躁,声高气粗,腹胀满疼痛而拒按,痰涎壅盛,大便秘结,小便不利,或有黏血肿块,水肿,食滞,舌苔厚腻,脉实有力
- 实证:面色苍白或萎黄,精神萎靡,身疲无力,心悸气短,形寒肢冷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hwei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aicao.com/archives/449